福利小说孟子注疏在线阅读由赵岐注,孙奭疏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孟子注疏  作者:赵岐注,孙奭疏 书号:39930  时间:2017/9/8  字数:9758 
上一章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    下一章 ( → )
  [疏]正义曰:此卷即赵注分上卷为下卷也,此卷中凡九章。一章言圣人由力,力有常也,贤者由巧,巧可增也,仲尼天高不可阶,它人丘陵犹可逾。二章言圣人制禄,上下差叙。三章言匹夫友贤,下之以德;三公友贤,授之以爵。四章言圣人忧民,乐行其道,不合则去,亦不淹久。五章言国有道则能者处卿相,国无道则圣人居乘田。六章言知贤之道,举之为上,养之为次,不举不养,贤恶肯归?七章言君子之志,志于行道,不得其礼,亦不苟往。八章言好高慕远,君子之道。九章言国须贤臣,必择忠良,亲近贵戚,或遭祸殃。凡此九章,合上卷九章,是万章有十八章矣。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孟子反覆差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德,以为足以配于圣人,故数章陈之,犹诗人有所诵述。至于数四,盖其留意者也。义见上篇矣。此复言不视恶,谓行不正而有美者,若夏姬之比也。耳不听恶声,谓郑声也。后世闻其风者,顽贪之夫,更思廉;懦弱之人,更思有立义之志也。)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如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说与上同。)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鄙狭者更宽优,薄浅者更深厚。)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淅,渍米也。不及炊,避恶亟也。鲁,父母之国,迟迟不忍去也,是其道也。孔子,圣人,故能量时宜动中权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伯夷清,伊尹任,柳下惠和,皆得圣人之道也。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故能金声而玉振之。振,扬也。故如金音之有杀,振扬玉音终始如一也。始条理者,金从革,可始之使条理。终条理者,玉终其声而不细也,合三德而不挠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者知理物,圣人终始同。)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智,譬犹人之有技巧也,可学而益之。以圣,譬犹力之有多少,自有极限,不可强增。圣人受天,可庶几而不可及也。夫远而至,尔努力也,其中的者,尔之巧也。思改其手用巧意,乃能中也。)
[疏]“孟子曰伯夷”至“非尔力也”○正义曰:此章指言圣人由力,力有常也;贤者由巧,巧可增也。仲尼天高,故不可阶,他人丘陵,丘陵犹可逾。所谓小同而大异者也。“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耳不听恶声”至“薄夫敦”已说上篇详矣。此言不视恶,不听恶声者,言伯夷清洁其身,不留于明,声留于聪也。于是使闻伯夷之清风者,顽贪之夫莫不变而为廉洁之人,懦弱之夫莫不变而为能有立其刚志也。闻下惠之和风者,莫不变鄙狭而为宽博,变浅薄而为敦厚也。“孔子之去齐”至“孔子也”言孔子之去齐急速,但渍米不及炊而即行,以其避恶,故如是也;去鲁国,则曰迟迟而不忍行去,此为去父母国之道也。所谓父母国者,孔子所生于鲁国,故为父母之国也。大抵孔子量时变,其去国可以速则速,故于齐不待炊而行也;可以久而未去则久之,故于鲁国所以迟迟吾行也;可以处此国则处之,故未尝有三年之淹;可以仕于其君则仕之,故有行可、际可、公养之仕也:凡如此者,故曰孔子如是也。“孟子曰”至“非尔力也”孟子又曰伯夷之行,为圣人之清者也,是其不以物污其己,而成其行于清也;伊尹之行,为圣人之任者也,是其乐于自为,而以天下之重自任也;柳下惠之行,为圣人之和者也,是其不以己异于物,而无有所择也。唯孔子者,独为圣人之时者也,是其所行之行,惟时变,可以清则清,可以任则任,可以和则和,不特倚于一偏也,故谓之孔子为集其大成、得纯全之行者也。闰集大成,即集伯夷、伊尹、下惠三圣之道,是为大成耳。如所谓危邦不入,邦不居,是孔子之清,而不至伯夷一于清也;佛召而往,是孔子之任,而不至伊尹一于任也;南子见所不见,货敬所不敬,是孔子之和,而不至下惠一于和也。然则伯夷、伊尹、下惠,是皆止于一偏,未得其大全也,而孟子亦皆取之为圣者,盖伯夷、伊尹、下惠各承其时之有弊,不得不如是而救也。以孔子观之,又能集此三圣而为大成者也。方伯夷之时,天下多进寡退,而伯夷所以如是洁己不殉。方伊尹之时,天下多退而寡进,而伊尹所以如是而以天下为己任。方下惠之时,天下多洁己而异俗,而下惠所以如是俯身而同众。故伯夷承伊尹之弊而救之清,下惠承伯夷之弊而救之和。孔子又承而集之,遂为大成者。谁谓伯夷、伊尹、下惠救时弊如此,可不谓为圣者耶?虽然,孟子取为三圣,其言又不无意于其间也。言伯夷但圣之清者也,以其取清而言之矣;伊尹但圣之任者也,以其取任而言之矣;下惠但圣之和者也,以其取和而言之矣;孔子之圣则以时也,其时为言,以谓时然则然,无可无不可,故谓之集其大成,又非止于一偏而已。故孟子于下故取金声玉振而喻之也,言集大成者,如金声而玉振之者也。金声者,是其始条理也,言金声始则隆而终则杀者也,如伯夷能清而不能任,伊尹能任而不能和,下惠能和而不能清者也;玉振之者,是其终条理也,言玉振则终始如一而无隆杀者也,如孔子能清、能任、能和者也,所以合金声而玉振之而言也,以其孔子其始如金声之隆,而能清、能任、能和,其终且如玉振无隆杀,又能清而且任、任而且和、和而且清,有始有终,如一者也。然则孟子于此,且合金声玉振之条理而喻归于孔子,是其宜也。然而始条理者,是为智者之事也;终条理者,是为圣人之事也。以智者而譬之,则若人之有巧也’以圣人而譬之,则若人之有力也。如于百步之外,为远其至于百步之外,是人之力也;其所以中的者,非人之力也,以其人之巧耳。此譬伯夷、伊尹、下惠但如于百步之外,能至而不能中;孔子于能至,又能中者也。盖能至,亦之善者矣;而能至能中者,又备其善者也;能清、能任、能和,是圣人之善者也;能时,又备其圣人之善者也。此一段则孟子总意而解其始终条理也,而始终条理又解金声玉振者也,金声玉振又喻孔子集三圣之大成者耳。盖条理者,条则有数而不紊,理则有分而不可易也。○注“夏姬郑声”○正义曰:云“夏姬”者,按《史记》云:“夏姬,夏徵舒之母,陈大夫御叔之,三为王后,二为夫人,纳之者无不惑。陈灵公与大夫孔宁仪共通于夏姬,废失朝政。徵舒遂杀灵公及申公盖,将夏姬来奔于晋,晋人杀巫臣,又娶夏姬。”凡此是也。云“郑声”者,已说于《公孙丑》篇。○注“伯夷清、伊尹任、柳下惠和,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者。○正义曰:已说于上篇。
北宫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北宫,卫人。班,列也。问周家班列爵禄,等差谓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详,悉也。不可得备知也。诸侯恣行,憎恶其法度妨害己之所为,故灭去典籍。今《周礼》司禄之官无其职,是则诸侯皆去之,故使不复存也。轲,孟子名也。略,也。言尝闻其大纲如此矣。今考之《礼记·王制》则合矣。)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公谓上公九命及二王后也。自天子以下,列尊卑之位,凡五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诸侯法天子,臣名亦有此六等,从君下至于士。)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凡此四等,制地之等差也。天子封畿千里,诸侯方百里,象雷震也。小者不能特达于天子,因大国以名通,曰附庸也。)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视,比也。天子之卿、大夫、士所受采地之制。)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公、侯之国为大国,卿禄居于君禄十分之一也,大夫禄居于卿禄四分之一也,上士之禄居大夫禄二分之一也,中士、下士转相倍。庶人在官者,未命为士者也,其禄比上农夫。士不得耕,以禄代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伯为次国,大夫禄居卿禄三分之一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子、男为小国,大夫禄居卿禄二分之一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获,得也。一夫一妇佃田百亩,百亩之田加之以粪,是为上农夫,其所得足以食九口。庶人在官者,食禄之等差,由农夫有上、中、下之次,亦有此五等,若今之斗食、佐史、除吏也。)
[疏]“北宫”至“为差”○正义曰:此章指言圣人制禄,上下差叙,贵有常尊,有等威。诸侯僭越,灭籍从私。孟子略托言其大纲,以答北宫之问。“北宫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者,北宫问孟子,以谓周家班列其爵禄,高下等差,如之何也?“孟子曰:其详不可得而闻也”至“尝闻其略也”者,孟子答之,谓其详悉则不可得而闻,诸侯放恣,憎恶其法度有妨于己之所为,尽灭去其典籍,故今不复有,然而轲也但尝闻得其大纲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至“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者,此皆孟子言周室班爵禄之大纲也。云“天子一位”至“凡五等也”者,盖父天母地,而为之子者,天子也;爵位盛大,以无私为德者,公也;斥候于外,以君人为德者,侯也;体仁足以长人者,伯也;子,字也,字,养也,而其德足以养人者,故曰子也;男,任也,任,安也,而其德足以安人者,故曰男也。自天子至于子、男,皆有君道,故尊卑之位凡有五等,然公、侯、伯、子、男皆臣乎天子,而爵位之列自天子始,所以与天子同其班。“君一位,卿一位”至“凡六等”者,盖出命足以正众者,君也;知进退而其道上达者,卿也;智足以帅人者,大夫也;才足以事人者,士也。自君以下至于士,皆有臣道焉,故尊卑之位凡六等,然卿、大夫、士皆臣乎国君,而爵位之列自国君,所以与国君同其班。凡此者,是皆孟子所谓班君臣之爵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至“附庸”者,此孟子言土地之等差也。故天子尊于公、侯,故制地方广千里,盖不方千里,则无以待天下之诸侯故也;公、侯卑于天子,故地广百里,盖不广百里则无以守宗庙之典籍故也;伯又卑于公、侯,子、男又卑于伯,故其地之广狭亦莫不有七十里、五十里之差。凡是四等,而其德不足以合瑞于天子,而其地又不足以敌广于公、侯,其势又难以特达于天子者,故因大国以名通,则谓之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者,此言天子之卿、大夫、士所受采地之制也。《周礼》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郑玄云“王之上士三命”则元士者即上士也。盖以六命之卿,其所受之地则视七命之诸侯;以四命之大夫,则所受之地而视七命之伯;以二命之元士,其所受之地则视五命之子、男故也。“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至“禄足以代其耕也”者,盖公、侯之国是为大国者也,大国之地方百里,而国君之禄则十倍于卿,而卿之禄是为居于君禄十分之一也;卿所居之禄又四倍于大夫,而大夫之禄是为居卿禄四分之一也;大夫所受之地则一倍于上士,而上士之禄是为居大夫二分之一也;中士、下士,亦皆转为相倍。而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者,盖庶人在官者,是未命为士者也,谓府史之属,官长所除,不命于天子、国君者也。其禄比于上农夫,然而不耕之者,盖以士劳力于事人,不为无庸也,而禄且足以代其耕矣。“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至“禄足以代其耕也”者,盖伯之国是为次国者也,君、卿、大夫、士之禄亦同大国之君、卿、大夫、士之禄相为倍差,其下士与庶人在官者,亦以禄足以代其耕矣。<孟子注疏> wwW.bwOxs.cOm
上一章   孟子注疏   下一章 ( → )
舂秋公羊传注尔雅注疏孝经注疏孟子舂秋左传舂秋谷梁传舂秋公羊传论语注疏论语集注周易注
福利小说孟子注疏在线阅读由赵岐注,孙奭疏提供,限制级小说孟子注疏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孟子注疏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