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小说慈禧全传在线阅读由高阳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70  时间:2017/9/7  字数:21921 
上一章   第七十章    下一章 ( → )
  一连三天,除了大婚礼成,加恩王公及内廷行走诸臣,颁发了四道上谕以外,皇太后与皇帝都不曾召见臣工。皇帝依旧每天侍奉慈禧太后在漱芳斋听戏,皇后与瑾珍两嫔,亦依旧各处深宫,要等二月初二,皇后朝见了皇太后,才能到各处走动。

  翊坤宫的两姊妹,一直没有见过皇帝。珍嫔还在待年,瑾嫔亦未能与皇帝同圆好梦。王得寿倒是每天都悬着心在等待,怕皇帝会突然驾临。这样到了月底,估量皇帝在这三天之中,是决不会到翊坤宫来了,因为归政大典期前,皇帝亲祭社稷坛,必须斋戒三天,独居毓庆宫西的斋宫,决不能召幸妃嫔。

  那知就在这一天宫门将要下钥之时,敬事房总管匆匆赶了来通知:皇帝驾临翊坤宫,瑾嫔和珍嫔大妆朝见。

  这一下让王得寿慌了手脚,一面禀报两位主子,一面传召宫女,伺候大妆。先穿香龙纹朝袍,再穿下幅“八宝立水”两肩前后绣正龙的朝褂,披上金约,挂上珊瑚朝珠,最后戴上朱纬薰貂,镶珠宝的朝冠,另外还要配上各项首饰。

  手忙脚地刚刚穿戴整齐,已听见宫门外有“起——起——”的响声,知道皇帝快到了。

  “赶紧吧!”瑾嫔慌张地问“我的手绢儿呢?”

  “不慌,不慌!”最年长的那宫女,名叫翠喜,见多识广,比较从容“来得及,来得及!”

  果然来得及。因为皇帝驾临,有一定的仪注,嘴里不断发出“起——起——”声响,警告闲人回避的是敬事房的太监,在他后面二三十步远是两名总管太监,并排走在两侧,任务是察看道路,有什么不妥之处,可以及早戒备。

  然后,又隔一二十步远,才是皇帝的软轿,走得极慢。所以等先行的敬事房太监到了翊坤宫,瑾珍两嫔出规,也还不迟。

  这是第一次觐见皇帝,依照正式的仪注,得在宫门跪接,同时应该报名。等皇帝软轿进宫,方始跟随在后,进入正跟朝见。

  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只听皇帝说道:“起来吧!”

  “是!”瑾嫔答应一声,站起身来,珍嫔跟着姐姐一起行动,只比她姐姐胆大,站起身子,大大方方地看了皇帝一眼。

  反而是皇帝,倒有些腼腆,不由自主地将视线往旁边一避,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瑾嫔。

  瑾嫔端庄大方,而且谨守礼法,此时垂着手也垂着眼,因此能让皇帝从容平视。不能只看不说话,皇帝问道:“你住在那儿?”

  “奴才住东厢庆云斋。”

  “喔!”皇帝说道“皇太后前年在那里住过。”

  前年因为修理储秀宫,慈禧太后一度移居于此,住虽不久,事先一样大事修葺,珍嫔便即说道:“怪不得,东厢比西厢新得多了。”

  这很平常的的一句话,在此时此地便觉得不平常。宫中规制严格,尤其是在皇太后、皇帝面前,决不能胡乱答话,而珍嫔竟仿佛是在自己家里那样,想到就说,毫无忌惮,以致瑾嫔不安,下人诧异,而皇帝却有新奇之感。

  “这样说,”皇帝看着珍嫔问“你是住西厢?”

  “是!奴才住西厢道德堂。”

  “翊坤宫倒来过好几回,从没有到过道德堂,我上你那里看看去。”

  “是!”珍嫔答应着“奴才领路。”

  照规矩,该由王得寿侧着身子领路,而珍嫔以意为之,不循法度,却拿她无可奈何。因为皇帝并没有发话,同时她做得那么自然,潇潇洒洒地,不即不离的行动,并不能使人觉得她不对。

  就这一下,将那些刻板的规矩都打破了。王香和王得寿还有敬事房的太监,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跟到道德堂院子里,都站住了脚,眼看珍嫔在前,皇帝居中,瑾嫔在后,陆陆续续进了屋子,打门帘的宫女,将棉门帘一放,内外隔绝,只有守在外面待命的份儿了。

  而皇帝却觉得很舒服,他是第一次摆了寸步不离左右的那些执事太监,有着解除了束缚的轻松之感,很随便地就坐了下来。

  “皇上请上坐!”珍嫔请个安说。

  上面是炕,宜于躺而不宜于坐,坐着两面临空,不如在椅子上靠着舒服,皇帝便即笑道:“就这儿很好。你倒碗茶我喝!”

  皇帝到那里都带着专用的茶具,当初防微杜渐,恐怕有人下毒,所以派专人伺候,久而久之,形成规制,太监宫女无不清楚。因此,有宫女便待传谕“进茶”却为皇帝拦住了。

  “别叫他们!”皇帝对那宫女说“把你们主子喝的茶,倒一碗我喝!”

  “奴才喝的是菊花茶。”珍嫔答说“只怕皇上喝不惯。”

  “菊花茶消食败火,很好。”

  于是珍嫔亲自去泡了一碗菊花茶,捧到皇帝面前。滚水新沏,茶还烫得很,口渴的皇帝却有些忍不得了。

  “太烫!有凉一点儿的没有?”

  “凉的是奴才喝残了的,可不敢进给皇上。要不…,”珍嫔用手指扶着太阳,偏着头想了一下,然后一掀眉说“有了,对一点儿水吧!”

  语音清脆,真有呖呖莺声之感,加上她那娇憨的神情,皇帝未曾饮,便已甜到心头。而珍嫔却不待他置可否,已经扭转肢,捧来一个青花小瓷缸,里面是调淡了的水。这时瑾嫔也帮着动手,出盖碗中的茶汁,对上三分之一的水,珍嫔接了过来,手绢拭净杯沿的茶渍,方始双手捧上。

  “香的!”皇帝喝了一口,又喝一口,接连不断地,很快地喝了一半“回头你说给他们,以后也照这个样子伺候菊花茶。”

  “是!”瑾珍姐妹同声答应。

  “去年我嗓子不舒服,也喝菊花茶,觉得不如这个好。”

  “这菊花是杭州来的。”

  “喔,”皇帝想到了“必是长善给你捎来的。是吗?”

  “是。”珍嫔戚然“是奴才伯父给的。菊花到,出缺的电报也到了。”

  “长善可惜!”皇帝安慰她说“他的儿子很好,志锐是长善的儿子吗?”

  “不是!是奴才大伯父长敬的儿子。”珍嫔答说“奴才二伯父当广州将军的那几年,志锐一直在广州读书。”

  “都说长善在广州的时候,风雅好客,很有些有才气的,在他那里。倒是些什么人呀?”

  “有奴才的老师文廷式,他的才气最大。”

  “是你的老师?”皇帝觉得很新奇似的,转脸问瑾嫔“也是你的老师吗?”

  “是。”

  皇帝看看她们姊妹俩,十五岁的瑾嫔,已有大人的模样,十三岁的珍嫔,稚气多少未,不象是肚子里有墨水的,所以又问:“那姓文的教了你们几年书?”

  “不过一年多。”瑾嫔唯恐皇帝考问,赶紧声明“奴才姊妹,不过跟着文先生认几个字,不敢说是读书。”

  “名师必出高徒,姓文的既有才气,想来你们的书,一定也读得很好。”皇帝接下来问:“当时还有些什么人?”

  “有于式枚,他是广西人,跟志锐都是光绪六年的翰林。

  还有梁鼎芬…。”

  ‘喔,梁鼎芬,我知道。是参李鸿章的!”

  “是。”

  “他革职以后,在干什么?”

  “在广州。张之请他在广雅书院讲学。”

  “于式枚呢?”

  “听说在北洋幕府里。”

  “姓文的点了翰林没有?”皇帝想了一下“姓文的翰林,有个文治,是旗人啊!我记不得汉人有姓文的翰林。”

  “他不是翰林,是光绪八年北闱的举人,中了举就丁忧,到光绪十二年才会试,没有考上。”珍嫔很认真地说“考不上不是他的学问不好,决不是!”看她那唯恐他人不信的神情,皇帝觉得天真有趣,不由得就笑出声来“我知道你那老师是才子。”皇帝是抚慰的语气“几时倒要看看他的文章。”

  “奴才这里有他的诗稿。”

  “好啊!拿来我看看!”

  珍嫔答应一声,立刻就去开斗,却又临事踌躇,最后终于取来薄薄的一个本子,送到皇帝手上。

  “啊,是宫词!”

  听得这一声,瑾嫔脸上立即显得不安,但却无可奈何,她不能从皇帝手上去夺回那个本子,只微微向她妹妹瞪了一眼。

  “我带回去慢慢儿看。”

  皇帝起身离去,翊坤宫上上下下,跪送如仪。回进宫来,瑾嫔将珍嫔拉到一边,悄悄埋怨。

  “文先生的宫词,都是有本事在内的。你怎么随随便便送给皇上看!不怕闹出事来?”

  珍嫔也有些懊悔自己轻率,不过她向来好强,不肯认错“皇上很厚道,很体恤人的。”她说“决不会出子。”

  “皇上是不会。就怕别人见到了,传到…。”瑾嫔叹口气,不敢再往下说,甚至不敢再往下想。

  珍嫔也省悟了。那些宫词如果让慈禧太后见到了,一定会有祸事。可是事已如此,急也无用,索放出泰然的神色,笑笑不响。

  在斋宫中的皇帝,这夜有了一样很好的消遣,玩赏那本诗册。册子是用上好的连史纸装订而成的,朱丝界阑,一笔媚秀而弱的小楷。可以想象得到,出于珍嫔的手笔。

  诗是二十一首七绝。题目叫做《拟古宫词》皇帝听翁同龢讲过,凡是“拟古”往往别有寄托,可知这二十一首拟古宫词,就是咏的时事。这样一想,越有一种好奇的趣味,在灯下喝着茶,很用心地一句一句读:

  “钗工巧制孟家蝉,孤稳遗装尚俨然;何似玉梳留别谱,镜台相伴自年年。”

  皇帝有些失望,第一首就看不懂。姑且再往下念,念到第三首,非常高兴,到底明白了。

  “鼎湖龙去已多年,重见昭宫版筑篇;珍重惠陵纯孝意,大官休省水衡钱。”

  看到“惠陵”两字,通首可解。“惠陵”是指穆宗,那么“鼎湖龙去”当然也是指穆宗。“版筑”与“昭宫”连在一起用,自是指慈禧太后修西苑与颐和园,而用“重见”的字样,是说穆宗在,曾有重修圆明园之议。

  这就是说,当年穆宗为了重修圆明园,数度微行,感染“天花”竟致不寿“鼎湖龙去”十来年,前事淡忘,深宫重见修园的烫样和图说。虽然有人谏阻,并且象阎敬铭那些大官,不肯动用部款,但穆宗当年为了颐养圣母而有重修圆明园诏旨的孝心,须当珍重,不该吝予拨款。皇帝记得“水衡钱”的典故出在《汉书》上,命小太监检书来看,《宣帝记》

  中果然有“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这句话。汉朝的“水衡都尉”掌管皇室私藏“水衡钱”就好比如今内务府的收入,但是汉宣帝却用来为“陵户”起造住宅。相形之下,修苑就显得自私了。

  “果然是才子!这个典用得好!”皇帝轻声自语着,重新又讽咏了两遍,觉得就这二十八个字,比连篇累牍,义正辞严来谏止园工的奏折,更有力量。

  经此领悟,第二首也看得懂了。

  “内廷宣入赵家妆,别调歌喉最擅场;羯鼓花奴齐敛手,听人演说蔡中郎。”

  那是慈禧太后大病初愈时候的事。为了替她遣闷,内务府曾经传唤了“落子馆”的几个姑娘,在长宫演唱“八角鼓”为此惹得惇王大为不,一天在内务府朝房午饭喝了酒,正好奉懿旨召见,便穿一件葛布小褂,将辫子盘在顶上,口中哼着“什不闲”小调,徜徉入殿。李莲英大惊失,慈禧太后却无可奈何,说得一声:“五爷醉了!”命太监将他扶了出去。心知惇王谲谏之意,从此不再“听人演说蔡中郎”了。

  想到惇王的谲谏,皇帝又记起一件令人好笑而痛快的往事。一次惇王进献黄花鱼,而敬事房的太监有所需索,他便在召见时,亲自端了一盘鱼,呈上御案。慈禧太后不免诧异相问,惇王答道:“敬事房的太监要红包,不给不让送进来。臣没有钱,有钱也不能给他们,只好自己端了来。”慈禧太后大怒,将敬事房的太监,付内务府杖责。

  都说惇王略不中绳墨,其实也是贤王。皇帝心里在想,慈禧太后在亲贵之中,亦唯有对惇王还有三分忌惮。如今一死,就更没有人敢在她面前直言切谏了。

  掩卷长叹,伤感了好一会,皇帝方始又翻开诗册来看,第六首也是很容易明白的。

  “千门鱼钥重严宸,东苑关防一倍真。廿载垂衣勤俭德,愧无椽笔写光尘。”

  这是颂扬慈安太后。从咸丰十一年垂帘到光绪七年暴崩,整整二十<慈禧全传> wWW.bWoXs.cOm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董小宛八大胡同艳闻清朝的皇帝红顶商人胡雪百喻经明成皇后型世言舂阿氏谋夫案粉妆楼平山冷燕
福利小说慈禧全传在线阅读由高阳提供,限制级小说慈禧全传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慈禧全传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